2. 东郊岂异昔,聊可闲余步
- 解析:诗人来到东郊,觉得这里和往昔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不同。“岂异昔”表面看似在陈述东郊景色依旧,实则反映出诗人心境的变化不大,往昔的愁绪仍萦绕心头。“聊可”体现出一种无奈,只能暂且在这里悠闲地散散步,试图通过漫步来舒缓内心的烦闷,可又深知这种烦闷难以真正排解,表现出诗人一种消极、无奈的排遣方式。
3. 野径既盘纡,荒阡亦交互
- 解析:“野径”指的是田野间的小路,“盘纡”描绘出小路曲折蜿蜒的形态,仿佛没有尽头。“荒阡”即荒芜的田间小道,“交互”说明这些小道纵横交错。这两句诗生动地勾勒出东园周边环境的荒凉与偏僻,路的曲折难行也暗示着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与迷茫,同时为下文进一步描写东园的荒芜做铺垫。
4. 槿篱疏复密,荆扉新且故
- 解析:“槿篱”是用木槿围成的篱笆,木槿这种植物常被用于乡村的简易围栏。诗人看到槿篱有的地方稀疏,有的地方茂密,说明这篱笆经历了时间的洗礼,缺乏精心打理。“荆扉”是以荆条编成的门,有的看起来是新的,有的已经显得陈旧。通过对槿篱和荆扉细致入微的描写,不仅展现出东园居住环境的质朴与简陋,而且从篱笆和门的新旧变化,暗示出此地营造时间已久,历经岁月沧桑,传达出一种时光流逝的感慨。
5. 树顶鸣风飙,草根积霜露
- 解析:“风飙”指狂风,狂风在树顶呼啸而过,发出呜呜的声响,营造出一种凄厉的氛围。“草根积霜露”点明时间是寒冷的季节,霜露凝结在草根之上,给人一种清冷、孤寂之感。这两句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渲染出岁暮时节东园的寒冷与萧索,同时也暗示诗人内心如这寒冷的季节一般,充满了凄凉与落寞。
6. 惊麏去不息,征鸟时相顾
- 解析:“麏”即獐子,“惊麏”表明獐子受到了某种惊吓,不停地奔跑逃离。“征鸟”指远飞的鸟雀,它们在空中不时地相互顾盼。“惊”字赋予獐子以人的恐惧情感,而鸟雀的“相顾”则仿佛它们也在为所处的环境感到不安。这里借动物的反应,侧面烘托出东园环境的不安与动荡,同时也隐喻诗人内心潜藏着的不安情绪,暗示着外界环境对诗人内心造成的冲击。
7. 茅栋啸愁鸱,平冈走寒兔
- 解析:“茅栋”是茅草搭建的房屋,“愁鸱”指猫头鹰,猫头鹰在茅屋顶上发出令人愁闷的叫声,“啸”字形象地描绘出猫头鹰叫声的凄厉。“平冈”即平坦的山冈,“寒兔”在平冈上奔走,“寒”字既点明了季节的寒冷,也赋予兔子一种孤独、瑟缩的感觉。这两句诗进一步强化了东园的悲凉氛围,愁鸱的叫声和寒兔的奔走,都带有一种愁苦、寒凉的情感色彩,深刻地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忧愁与生命的寒凉。
8. 夕阴带层阜,长烟引轻素
- 解析:“夕阴”指傍晚的阴云,“层阜”即层层山峦,傍晚时分,阴云笼罩着层层叠叠的山峦,给人一种压抑、沉重的感觉。“长烟”是长长的烟霭,“轻素”意为轻薄的白绢,长烟袅袅升起,如同轻轻的白绢。此句从宏观角度描绘日暮时分的景色,阴云与山峦营造出一种苍茫、壮阔的背景,而长烟则为画面增添了一份悠远、朦胧的美感。在这日暮之景中,既有自然的宏大与神秘,也蕴含着一种静谧与深沉,为下文诗人的感慨做了有力的铺垫。
9. 飞光忽我遒,岂止岁云暮
- 解析:“飞光”指代日月之光,也就是时光,“遒”有迫近、急促之意。诗人突然感慨时光飞逝,迅速向自己迫近。“岂止岁云暮”进一步深化这种感慨,意思是不仅仅是一年将尽,自己也已经步入暮年。此句从对东园景色的描绘陡然转向对时光与生命的思考,将自然的岁暮与人生的暮年联系起来,表达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生命短暂的悲哀,情感在此处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10. 若蒙西山药,颓龄倘能度
- 解析:这里运用了曹丕《折杨柳行》中“西山一何高,高高殊无极。上有两仙僮,不饮亦不食,与我一丸药,光耀有五色。服药四五日,身体生羽翼”的典故,“西山药”指的就是能让人长生的仙药。诗人在暮年面对时光的压力和生命的无常,发出了如果能得到西山药,或许就能度过垂老之年的感慨。这一结尾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深深眷恋以及对现实中生命即将走向尽头的无奈,以幻想的方式展现出诗人内心对生命延续的渴望,使整首诗的情感达到了一种深沉而又无奈的极致。
……
句译:
1. 陈王斗鸡道,安仁采樵路:
这里曾是陈王曹植斗鸡的道路,也是安仁(潘岳)采樵的地方。
2. 东郊岂异昔,聊可闲余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