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汉虏方未和,边城屡翻覆:
- 解析: “汉虏”分别指代汉朝与北方少数民族,“未和”表明双方处于敌对、不和平的状态。“边城屡翻覆”描绘边境地区局势动荡不安,反复无常,时而安宁,时而又陷入战乱。此句点明了边塞紧张的战争局势,为少年渴望投身报国的愿望提供了背景,说明少年所处的时代背景充满危机与挑战。
7. 留我一白羽,将以分虎竹:
- 解析: “白羽”指白色羽毛装饰的箭,象征着少年的武艺与勇气。“分虎竹”即得到兵符,古代调兵用的虎符,剖分为二,朝廷与将领各执其一,符合为信。少年希望留下自己,凭借自身武艺,手持白羽箭,将来能够得到兵符,率军出征,保家卫国。此句直抒胸臆,充分表达出少年渴望在战场上建功立业,为国家效力的壮志豪情,升华了全诗的主题。
……
句译:
1. 幽并重骑射,少年好驰逐:
幽州和并州一带向来重视骑马射箭,当地少年喜好纵马驰骋追逐。
2. 毡带佩双鞬,象弧插雕服:
他们腰系毡带,佩戴着两个箭囊,象牙装饰的良弓插在雕花的弓袋里。
3. 兽肥春草短,飞鞚越平陆:
春天草短,野兽正肥,他们轻拉缰绳,纵马飞驰过平坦的原野。
4. 朝游雁门上,暮还楼烦宿:
早上还在雁门一带游玩,傍晚就回到楼烦住宿。
5. 石梁有余劲,惊雀无全目:
他们射出的箭,像能穿透石梁且余力不绝,箭术高超,能射中惊飞的雀鸟。
6. 汉虏方未和,边城屡翻覆:
汉朝与匈奴尚未和解,边境城镇的局势反复无常,动荡不安。
7. 留我一白羽,将以分虎竹:
希望能留下我,让我手持白羽箭,将来能得到兵符,为国效力。
……
全译:
在幽州与并州地区,人们向来崇尚骑射之术,当地的少年们尤为热衷于骑马驰骋、尽情追逐。
他们腰间系着毡带,佩戴着两个箭囊,象牙装饰的强弓稳稳插在雕刻精美的弓袋之中。
春日里,春草尚短,野兽膘肥体壮,少年们轻扯马缰,纵马如飞,越过那广袤平坦的原野。
清晨,他们还在雁门一带尽情游猎,傍晚便已返回楼烦投宿歇脚。
他们力大无比,射出的箭就像能穿透石梁且余力不竭;箭术更是精妙绝伦,即便是惊飞的雀鸟也难以逃脱被射中。
如今,汉朝与匈奴尚未达成和解,边境局势动荡不安,反复无常。
恳请留下我这个善骑射的少年吧,我愿手持白羽箭,日后能执掌兵符,奔赴疆场,为国家效力。
喜欢诗词一万首请大家收藏:(www.ctshuwu.com)诗词一万首畅听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