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3日|阴
今天的办公室氛围略显浮躁。上午一早,就收到了人事部门群发的全员邮件,通知下周一开始进行新一轮的组织架构调整,重点围绕市场与战略两个板块进行资源重整。虽然没有直接提到项目组,但所有人心里都清楚,这次调整或多或少会波及所有人。
我早早来到工位,把昨天整理出来的框架资料再复盘一遍,并根据昨晚整理的李倩遗留表格中那个加密注脚,尝试解开其中逻辑。经过反复尝试后,我终于在一个命名为「F_SubDetail」的表格中发现了一组特定编号,与我们即将启动的新项目方案编码完全一致。
她……早就知道了。
心头一震。我点开表格,发现是她去年11月在离岗前整理的一个内部分析模型,针对我们目前正在规划的战略方案,预设了多种风险路径与建议资源配置。每一个节点下,都有她写下的短评备注,其中有一句话让我怔了许久——
“项目终会换人,但问题永远不变。给能接得住的人。”
那种冷静而坚定的表达方式,我太熟悉了。
中午魏鹏找我下楼抽烟,他已经习惯了每天例行一次的“职场排压时刻”。“你这两天像变了个人,”他说,“更沉了。以前你总会纠结、会来问我意见,现在不吭声自己做决定,倒像是我们以前那个谁了。”
我没回话。只是低头抽了一口烟。
“别太累,”他接着说,“你现在这个位置,是有人盯着的。”
我点点头,这话他不说我也明白。随着我被授权主导这个新线战略项目,部门内部不少人已经开始转变目光。从同事到竞争者,往往只需要一个人事通知。
下午两点,我被临时通知去参加一个高层对接会,原本这类会议我只是旁听。但今天,副总在会议前递给我一份议程安排,说:“你来做主导陈述。”
我当时拿着资料的手微微有些发抖。
会议持续了一个半小时,我把项目逻辑拆分为五个模块,分别从市场定位、内部资源整合、风险控制、执行节奏、成本管理等维度进行了简明扼要的概述。中途被财务总监打断问了几个数据细节,我翻开资料快速回应,对方点了点头,没再发问。
会后,副总把我留在会议室里,说了一句:“李倩带出来的人,确实不一样。”
我心里一震,却没有表露,只是礼貌地笑了一下。
晚上我照例留在办公室整理会议纪要与会后意见反馈。魏鹏过来递给我一杯咖啡:“你今天表现不错,连那个财务老江都点头了。”
我笑了笑,内心却平静得出奇。这种平静,像是一场长跑终于进入冲刺阶段,周围喧嚣变成背景音,心中只剩一个目标:不能失误。
夜里十点多,办公室已经空了。我一个人坐在那张属于李倩曾经的位子前,手指摩挲着那张旧桌面的划痕。
我知道,她不会再回来了。
但她留下的东西,却在我每一次判断、每一个回应中逐渐成为了我自己的一部分。
喜欢毕业后打工日记请大家收藏:(www.ctshuwu.com)毕业后打工日记畅听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