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举报源头"这个词,会议室内顿时陷入了一阵令人窒息的沉默。空气仿佛都凝固了,连中央空调的出风声都显得格外刺耳。
祁同伟这个看似轻描淡写的提法,实则暗藏玄机,原本是章英华省长,所将要面临的调查困局,被祁同伟如此巧妙地一转,竟然成功的将问题的焦点,瞬间从章英华章省长的身上转移到了举报源头的身上!
那么,这个举报源头究竟是谁呢?
是铁西区旧城改造办里那个名叫李明的科员吗?似乎不太可能。毕竟,这是个连副科级都够不上的小人物,在官场中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存在。在座的各位可都是久经沙场的官场老手,他们又怎么会看不出来,这个李明在这起事件中所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呢?
那个叫李明的科员不过是个幌子,就像棋盘上最先被舍弃的卒子。真正的棋手,此是那稳坐汉东省政法委书记宝座十三载的——汉东省省政法委书记梁群峰。这位在汉东政坛叱咤风云二十载的实权人物,跺跺脚就能让半个汉东官场抖三抖。
(梁群峰做政法委副书记,和政法委书记总共二十年左右。)
祁同伟端起茶杯轻啜一口,氤氲的水汽模糊了他锐利的眼神。他这套说辞的精妙之处在于,完全遵循了组织程序,却在不经意间将"诬告陷害"的嫌疑扣在了梁群峰头上。在现行体制下,这种指控的分量足以让任何一个官员夜不能寐。
"进了纪委的门,办案人员首先会假设你有问题,而你需要自证清白。"祁同伟的潜台词再明白不过——既然有人举报,那么举报者本身是否干净?这个逻辑闭环让在座众人背后都沁出一层细汗。
会议室里的气氛越发凝重。纪委王书记的钢笔在记事本上无意识地画着圈,各单位作陪的几位主任、处长不约而同地低头盯着自己的茶杯。这些平日里在各自领域说一不二的实权人物,此刻却像课堂上等待老师点名的小学生。
"嗒、嗒、嗒——"
王书记修长的手指在实木会议桌上轻轻叩击,节奏与墙上那架老式挂钟的秒针奇妙地重合。这位以铁面着称的纪委副书记正在权衡——祁同伟这步棋下得太险,却也太妙。既给了调查组一个台阶,又把烫手山芋扔回了梁群峰那边。
"祁同志,"王书记终于开口,刻意改变的称呼让所有人精神一振,"你接着说下去。"这个微妙的称谓变化,已经暗示了某种立场的转变。
祁同伟微微颔首,目光如炬地扫过全场:"我建议分三步走。"他的声音不疾不徐,却像重锤般敲在每个人心上。
"第一,立即控制鑫源建设的实际控制人和财务总监,冻结所有账目往来;”
“第二,秘密控制赵玲玲,她是连接政商两界的关键纽带;”
“第三……”
他顿了顿,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被抽干,"请求钟纪委协调,了解情况。此事正式立案调查。"
"轰——"
虽然没人敢出声,但在场所有人的脑海中都炸开了惊雷。对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启动调查程序?这已经不是在摸老虎屁股,而是直接要把老虎关进笼子!
挂钟的秒针走得格外刺耳,某些人的额角已经渗出细密的汗珠。王书记的目光如鹰隼般扫过全场,最终停留在祁同伟波澜不惊的脸上。
"祁处长的建议...很专业。"王书记的措辞极为谨慎,每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但诸位应该都明白,"他的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从现在开始,这已经不只是法律问题,更是政治问题。"
会议室的温度似乎骤然降低了几度。在座众人不约而同地想起那个不成文的规矩——动一个厅级干部需要省里点头,动一个副省级就得惊动钟阳了。而现在,他们谈论的正是汉东省权力金字塔最顶端的那几个人物之一。
(我写的是不是太大胆了?会不会被封?唉,好烦啊。缺钱花。有没有肤白貌美大长腿的富婆,会单手开法拉利的那种?我不想努力了……)
喜欢胜天半子祁同伟之我的血也是红色请大家收藏:(www.ctshuwu.com)胜天半子祁同伟之我的血也是红色畅听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