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人,这就是您的位置,您里面请!”
张毅点了点头,“有劳孔管家了。”
孔德连忙摆了摆手,“张大人不必客气,这都是小的应该做的,小的还要到府门前迎接宾客,就先告辞了!”
张毅礼貌的伸了伸手,“孔管家请便。”
就在此时,露天间里的侍女立即上前款款行礼,“奴婢拜见张大人!”
张毅仔细一看立马就认出了侍女,正是孔妙函的随身侍女瑶儿,当即开口问道:“瑶儿,你怎么在这?”
“回张大人,是小娘子让奴婢前来侍候大人,大人您请坐。”
张毅点了点头,牵着张婉兮的手,上前随便找了张席子坐了下去。
“张大人,不知您身边的这位小娘子是……”
“瑶儿,给你介绍一下,这是舍妹张婉兮,今年五岁。阿妹,还不赶紧见过你瑶儿阿姊?”
张婉兮连忙起身,像模像样的拱了拱手,“瑶儿阿姊好!”
瑶儿见状立即拱手还礼,“奴婢见过张家小娘子!小娘子想吃点什么,奴婢给你拿。”
张婉兮看了看桌案上各种各样的糕点和水果,伸手指了指一盘金黄色的柿子,“瑶儿阿姊,我要吃那个黄色的柿子。”
瑶儿立即上前,伸手把桌案中间的一盘柿子,直接端到了张婉兮的面前,“小娘子,您慢用!”
张婉兮也不客气,伸手拿起一个柿子就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
张毅看着眼前琳琅满目的美食佳酿,精致的糕点造型各异,有的仿若绽放的春花,有的恰似灵动的瑞兽。
新鲜的水果色泽诱人,散发着清甜的果香,还未开封的酒坛,仿佛闻到了诱人的酒香,正在温火熬煮的茶水,袅袅茶香升腾。
“张大人,您是要喝茶,还是要喝酒?”
“先给我来一杯酒。”
瑶儿立即打开酒坛,给张毅倒了一杯酒,“张大人,您慢用。”
张毅端起酒杯就往嘴里送,仰头一口喝下,“嗯!这酒气味浓香,当属绝品佳酿。瑶儿,这是什么酒啊?”
“回张大人,这是青城山的乳酒,我家小娘子知道大人好酒,特意给您准备的,其他客人喝的可都是三勒浆。”
张毅脸色一喜,“还是妙函懂我啊!瑶儿,再给我来一杯。”
“是,大人!”
张毅的酒兴一上来,就一杯接着一杯的喝了起来……
张毅所在的位置紧邻花园中心的凉亭,位置越靠近凉亭,身份也就越尊贵,他的突然到来立马就引起了现场一众青年男女的注意。
“那人谁啊?位置竟然如此靠前?你们有谁知道他是朝中哪位大人家的公子?”
一位身着月白锦袍,腰间系着羊脂玉佩的年轻人,折扇轻摇,目光带着几分探究,朝着身旁的同伴问道。
他的声音不大,却在这相对静谧,众人低声交谈的花园里,清晰地传了开来,周围的青年男女们纷纷侧目,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一时之间,议论声如同细密的潮水,在人群中暗暗涌动。
“瞧他这气度不凡的模样,说不定是哪位宰辅家的公子。”
一个身着鹅黄衣衫的少女,微微踮起了脚尖,努力朝张毅的方向张望着,眼中满是好奇与猜测。
就在这时,一位身着藏青长袍,神色沉稳的青年,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缓缓开口说道:“我在朝中大员府邸的宴会上,似乎从未见过此人,若真是名门公子,不该如此陌生啊!”
就在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愈发热烈之时,人群中忽然有人开口说道:“我刚才看到孔府管家孔德亲自为此人引路,态度还非常的恭敬,此人的身份肯定不简单。”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际,长安三大才子,高书砚、许文庸、韩学礼在孔德的引领下缓缓走进了花园。
“大家快看,长安三大才子也来了。”
人群之中不知是谁喊了一嗓子,刹那间,众人的目光齐刷刷的聚焦了过去。
高书砚一袭月白长袍,手持一把水墨折扇,风度翩翩;许文庸一身宝蓝锦衣,腰佩白玉,气质温润儒雅;韩学礼身着藏青儒衫,面容清瘦,眼神中透着一股深邃的睿智。
“听闻高才子的诗词,笔落惊风雨,上次他在长孙府的诗会上所作之诗,可是得到了长孙大人的夸赞。”
一位身着桃红襦裙的少女,眼中满是倾慕,一脸兴奋地对身旁的女伴说道。
“许才子的文章亦是一绝,经世治国之论鞭辟入里,我太学里的博士都对他的见解称赞有加。”一位年轻书生补充道。
三大才子的到来,立马就引起了现场众人的热议,人们关注的焦点瞬间从张毅转移到了高书砚、许文庸、韩学礼的身上。
就在众人对三大才子的才情议论得热火朝天之时,三人在孔德的引领下,来到了张毅隔壁的露天雅间。
“三位公子,这就是你们的位置,我家小娘子的生日诗文会马上就要开始了,三位公子快快请座,我还有事就先走一步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