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未落,现场响起一阵掌声。
吐逊大叔激动地拍了拍大腿,帕提古丽眼眶微红,塔依尔挥舞着拳头,大声喊了一声:“亚克西!”
庆典那天,老茶馆门前张灯结彩,锣鼓喧天。
村民们穿上了节日的盛装,艾德莱斯绸在阳光下闪着柔和的光。
林砚站在茶馆门口,看着人群中的熟悉的面孔——吐逊老村长拄着拐杖向他挥手,帕提古丽抱着刚满月的小孙女笑着,塔依尔正带着几个年轻人布置场地。
他举起话筒,声音穿过人群:“这不是结束,而是另一个开始。”
夜风穿过喀什老茶馆的窗棂。
二楼会议室里,灯光明亮,气氛凝重又兴奋。
林砚站在地图前,双手撑在桌沿上,目光扫过围坐一圈的核心团队成员:阿依夏、李志刚、刘建国、吐逊大叔的孙子艾尔肯,还有几位来自社区的文化志愿者。
“这不仅是库勒其兰的事。”他再次强调,“我们要带动整个喀什东部古村落群,形成一个有机联动的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带。”
地图上用红笔圈出的几个村落——库勒其兰、巴楚古村、托克逊布拉克、帕米尔脚下的瓦罕走廊旧寨……像是一串散落的明珠,等待被重新串联起来。
李志刚皱眉道:“申报试点是个大好机会,但也意味着要接受更严格的审查,一旦失败,可能影响我们正在推进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条例》执行进度。”
林砚点头:“但我们也不能只守不进。老城区、老村落是我们的根,但它们也需要新的生命力。‘活化’不是破坏,而是让传统真正‘活着’传承下去。”
阿依夏坐在角落,手里翻着一本手写笔记,忽然抬头:“我建议加入‘非遗体验工坊’模块,比如织造、铜器制作、中医草药辨识这些,游客可以亲手尝试,既能吸引年轻人,也能为手艺人带来收入。”
“好主意!”林砚眼中一亮,“我们可以打造一条沉浸式的丝路非遗文化动线,从老茶馆出发,沿着传统集市、手工坊、古驿站遗址,最后抵达村落中的民艺工坊。”
讨论渐入高潮,窗外风声呼啸,像是为这场酝酿变革的会议伴奏。
夜深人静时,林砚和阿依夏仍在茶馆二楼的办公室伏案写作。
桌上堆满了调研资料、图纸和影像记录。
阿依夏将一段拍摄于库勒其兰老宅的壁画视频投影到白墙上,画面中,一位年迈的维吾尔族老人正在用赭石粉绘制传统纹样。
“这是你父亲留下的作品?”林砚轻声问。
喜欢天山脚下石榴红请大家收藏:(www.ctshuwu.com)天山脚下石榴红畅听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