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的金辉却已染红了天际,透过巨大的落地窗,在客厅光洁的地板上投下长长的、温暖的斜影。
空气里浮动着白日里阳光炙烤过的柏油路和草木混合的微燥气息,又被空调送出的凉风轻柔地调和。
靳安诺盘腿坐在柔软的地毯上,下巴搁在抱枕上,指尖无意识地划拉着平板电脑的屏幕。
屏幕上展示的不是剧集,也不是漫画,而是一张张色泽诱人、摆盘精美的牛排图片。
她看得极其专注,眉心微微蹙起,像是在研究什么复杂的学术课题。
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靳葚昀的生日。
往年,她总是绞尽脑汁地挑选礼物,从学生时代笨拙的手工贺卡,到后来攒零花钱买的领带、袖扣,再到用兼职第一笔薪水买的昂贵钢笔。
哥哥每次都会收下,珍视地收好,然后带她去最好的餐厅,享受一顿丰盛的生日宴。他总是说:“安诺的心意,就是最好的礼物。”
但今年,安诺想换一种方式。
她想亲手为他做一顿饭。一顿正式的、像样的晚餐。不是简单的面条,而是牛排。
这个念头从几周前就开始在她心里盘旋。她偷偷观察过哥哥喜欢的熟度(五分熟,带一点迷人的粉红),默默记下他偶尔提起喜欢的配菜(烤小番茄、芦笋、土豆泥)。
甚至,她借口逛街,拉着闺蜜去那家哥哥常带她去的、以优质牛排闻名的餐厅“考察”了一次,偷偷拍下了人家的摆盘。
手机里塞满了各种牛排教程APP,从煎锅的选择(她翻出了家里压箱底的铸铁平底锅),到牛排的解冻(提前24小时从冷冻移到冷藏),再到关键的“静置”环节(煎好后的牛排必须休息,锁住肉汁)。
她做了密密麻麻的笔记。她还特意跑了几趟进口超市,在冰鲜柜前徘徊许久,最终选定了两块纹理漂亮、厚薄适中的澳洲谷饲菲力牛排——肉质细嫩,适合哥哥喜欢的五分熟。
此刻,看着屏幕上那些令人垂涎的图片,安诺深吸一口气,给自己打气:“靳安诺,你可以的!为了哥的生日!”
她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下午四点。时间差不多了。
哥哥通常七点左右到家,她需要三个小时来准备这场“战役”。
她小心翼翼地从冰箱冷藏室取出用厨房纸包裹着的两块菲力。深红色的肉块在灯光下泛着大理石般的油花光泽,触感冰凉而柔韧。
她轻轻拆掉包装,将它们放在铺了干净厨房纸的盘子里,重新放回冷藏室,让它们继续缓慢地回到室温。
准备配菜和酱汁。这是她认为可以提前完成、降低失败风险的部分。
她选了口感绵密的黄心土豆,去皮切块,放进锅里加水煮。
趁着煮土豆的空档,她拿出小奶锅,倒入鲜牛奶,加入一小块黄油,用最小的火慢慢加热,让黄油融化,牛奶微沸,散发出浓郁的奶香。
土豆煮到用筷子能轻松戳透后捞出沥干,趁热用压泥器碾压成细腻的泥状。
接着,她将温热的牛奶黄油混合物分次加入土豆泥中,一边加一边用勺子或打蛋器搅拌,直到土豆泥变得顺滑、蓬松,呈现出诱人的淡黄色。
最后加入一点盐和现磨的黑胡椒调味。细腻的奶香土豆泥完成!她尝了一小口,满意地点点头,用保鲜膜贴面盖好保温。
新鲜翠绿的芦笋切去老根,红艳艳的小番茄洗净擦干。在烤盘上铺上锡纸,将芦笋和小番茄平铺上去,淋上橄榄油,撒上海盐、黑胡椒碎和一点干燥的迷迭香碎(这是她在“考察”时偷师学来的)。
放入预热好的烤箱,设定180度,烤15-20分钟。很快,厨房里开始弥漫起橄榄油与蔬菜混合的清香,小番茄在热力下慢慢变得柔软起皱。
这是最让她忐忑的部分。传统的红酒酱汁太复杂,她怕搞砸。最终,她选择了一个相对保险的“懒人”版蘑菇黑椒汁。
平底锅里融化一小块黄油,加入切得细碎的白蘑菇丁(口蘑),耐心地翻炒,直到蘑菇变软、体积缩小、边缘微焦,散发出浓郁的菌菇香气。
然后,她倒入大约200ml的优质牛肉高汤(超市买的现成罐装),加入一大勺黑胡椒碎和一小勺伍斯特酱油(Worcestershire sauce,增加复杂风味)、一点点蚝油提鲜。
大火烧开后转小火,让汤汁慢慢收浓。她不断地搅拌,防止糊底,看着锅里的液体从稀薄变得粘稠,颜色也由浅棕色变成深沉的酱色。
最后尝了尝味道,咸鲜中带着黑胡椒的辛辣,菌菇味浓郁,还不错!她关火,将酱汁倒入一个小保温壶里备用。
当烤箱“叮”的一声响起,烤蔬菜的香气扑面而来时,她看了看钟,已经六点了。最关键的一步——煎牛排,即将开始!
她深吸一口气,仿佛即将上战场的将军。
她拿出那块沉甸甸的铸铁平底锅——这是哥哥以前心血来潮买的,据说导热均匀保温好,能煎出完美的焦化层,但平时很少用。她将锅放在炉灶上,开中大火预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