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凤吟镇,李希音和谢道韫、杨金娥三人开了个小会,商讨义军下一个阶段的目标。
杨金娥首先请战到:“如今,清军在江南之兵,多集中于湖南,若是北上全歼湖南之湘兵,然后自三峡西进四川,如此长江以南的清军则再无威胁,如此,我大军西扫云贵,东攻闽赣,则江南半壁天下可得也。
然后,北进中原,驱除鞑虏,则天下可定!”
旁边谢道韫也接茬道:“如今之天下,英才多出湖南,左宗棠、曾国藩皆有救世之才,张亮基、骆冰章、胡林翼等文武将领也都是难得的良臣猛将,若是放任不管,难免会成为我一统天下之阻碍。
与其如此,不如趁着他们还没有发育起来,一举打下湖南,若能将湖南士林收归己用自然最好,若是不能也得彻底断绝湘军崛起之根基!”
李希音听了,也直接采纳,最终决定了此次会战的安排:
丁壮率领第二军进驻百色,与第三军曾天养部合兵一处,攻打云贵边界各清军要塞,并且进攻云南北部要地曲靖,截断云南与四川的联系,并且逐步分散攻破云南各土司,保证云贵川三省无力抽调兵力入湘作战。
然后集结第四军李大勇部、第五郡杨嵩部、第九军杨金娥部、第十军杨萍部、以及近卫军五个军,北上湖南,一举占领天下。
第七军防卫广西并作为后备军,第六军驻守广东,第八军陈兵赣南,逼迫赣军回防。
因为是义军争霸天下的关键一战,李希音决定亲自出征,以鼓舞士气,将后方全权交给了谢道韫署理。
杨金娥和谢道韫对视一眼,并没有反对,认可了下来。很快,李希音召开军事会议,定下了此次会战的具体部署,并且宣布了自己亲征的事情。
消息传出,一些文武官员纷纷反对,表示李希音太过重要,不可轻动,但是李希音却一一驳斥,而杨金娥、谢道韫等文武大臣则对李希音亲征一事表示认同,于是这件事情也就定了下来。
很快,李希音将自己掌管的一部分政务院权力让渡给谢道韫,授权她全权摄政两广,为大军提供后勤,一时间,谢道韫成为义军政权政务的实际管理者,也称监国之权。
对此,有一些亲信的将领私下劝说李希音应该留下一个副手,掣肘谢道韫,但被李希音委婉拒绝了,这也让众将和众官员认识到李希音对谢道韫的绝对信任。
就在李希音集结军队,意图大规模北伐湖南之际,军务院下属的第一军事研究院再传捷报,李希音得到消息之后,立即终止了正在进行的军事会议,急匆匆地往外赶去,杨金娥等众将对视一眼,也提起了好奇心,跟着一起去看看。
很快,李希音以及众将骑着马,一路进入到一片山区里的营房,通过岗哨之后,李希音和众将下了马,步行进入,远远地就听见一阵轰隆隆的声音传来。
很快,一个庞然大物呈现在众人面前,仔细看去,依稀能够辨别出是个两米宽,五六米长,2米高的大家伙。
车厢上装着满满当当的石灰,正在模拟的地形上疾驰,强劲有力的大车不可阻挡,一般的泥潭、陡坡都对他毫不影响。
“好!”
哪怕早早就听说过研究院研究出一个汽车了,但真正看见它的诞生,李希音还是忍不住叫了声好。至于之前没有听到过风声的众将,则看着这个庞然大物,满是震惊,在大车停下之后就围了上去,这里摸摸,那里看看!
负责研究汽车这一模块的研究员主动跟李希音汇报起研究成果:“这种型号的卡车车厢宽2.1米,长5.4米,最大载重三吨,主要的功能是快速运载粮食、弹药,也配备了牵引装置,可在尾部牵引可移动火炮。”
李希音看了,怎么看都看不够,边看边询问相关的资料,最后,李希音问了一个关键的问题:“这个产品测试过了吗?”
“测试过了,载重两吨的情况下,可适应坡度不超四十五度的坡度,越野性能优良,最关键的是十分结实。”
李希音看了看递过来的实验数据,十分满意:“生产了几辆了?可投入使用吗?产量如何?”
研究员闻言有些尴尬,道:“目前生产出来了五辆做测试,都可以使用,但是要留出一样来做研究。然后产量的话,我们和桂林钢铁厂取得了联系,已经定制了五套生产线,预计下个月就可以投入生产,如果顺利每月可生产十五辆。”
李希音点了点头,又询问到:“你们六个月前审批建造的汽车厂运作如何了,有什么成果吗?”
旁边随从的汽车厂闻言,直接站出来汇报:
“报告领导,我们机械厂如今有三条生产线,主要是生产农用耕地的拖拉机,每月产量为十二辆”
李希音闻言一愣,有些惊讶地问道:“现在研究出拖拉机来了?我怎么不知道?”
“报告领导,拖拉机是由农机研究所研究出来的,并报给了政务院审批建厂,因为是农业机械,不是军工,就没有上报军务院备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